贾康:调控仍需保持定力

作者:贾康发布日期:2014-10-27

「贾康:调控仍需保持定力」正文

三季度经济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我国潜在增长率下台阶、步入新常态

7.5%不应看作是不可击穿的“铁底”,关键是要盯住就业水平如何

对于最近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我的观察和评说有这样几点:

虽然企业层面的运行困难和地方政府层面的财政减收压力不能忽视,但“斤斤计较”式的速度关注,带有过去“GDP挂帅”时期的思维惯性,以至实际上一些人把低于7.5%的速度看作是不可接受的。其实,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速度探底的过程中,7.5%不应看作是波动中不可击穿的一个“铁底”,关键是在速度下行中,必须盯住实质问题――就业水平如何。

2013年,GDP增速为7.7%、新增就业岗位却达到了令人鼓舞的1310万个;今年1―9月,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新增就业岗位的情况仍然不落后于去年进度。从中我们能领会到宏观调控当局的“定力”和“底气”所在:只要就业好,就不必在意GDP的新低。由此可见,今年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只要就业态势不变,维持基本的调控框架和政策定位不变有望成为大概率事件。

这种宏观调控的“定力”,如果能经受考验,那么伴随的政府态度,一定是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决不贸然启动强刺激方案。从中长期看,这最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结合深化改革能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与调控方式,使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老百姓得实惠。贸然强刺激之所以没必要、不能做,是因为其违反了新常态的内在逻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符合长远发展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当然,“定力”决不意味着决策者可以不关注速度变化带来的市场预期导向和大众心理影响,必要时以“微刺激”应对下行压力、适当提升景气,符合“相机抉择”的调控原则,更是在新常态探底期和全面改革推进期的合适选项。

只要宏观经济处在可接受区间内,决不贸然启动财政、货币政策的“双松”搭配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财政、货币两大宏观政策需考虑把握好以下要点:

一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的框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要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决不贸然启动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双松”搭配。目前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来作“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上适应新常态进入期的调控需要,有利于在景气水平、就业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线上,让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两大政策在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互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同时,需更多考虑强化与优化“供给侧管理”。财政政策应将现阶段的总量扩张(以赤字规模和举债安排为代表)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政策相结合,以财税政策手段倾斜支持“三农”、社保、小微企业、科教创新、教育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今年货币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等措施把总量型政策工具结构性运用的操作,也值得及时总结经验,加入“供给管理”的政策组合。更好地在供给侧发力,有助于在新常态下把从保障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等,到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事项做好、做实。

三是两大政策的设计与运作须积极有效地服务、配合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的展开和深化。财政改革已在2014年率先启动,将在预算管理、税制和中央地方体制关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金融改革的一些重要事项,如存款保险制度和建立民营银行、人民币“走出去”与汇率机制的优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也都摆上了改革议程。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设计和优化,应当服务改革、支持全局。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