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树立“绿色化”新理念 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下)」正文
四、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
所谓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各种文化在互相冲撞中融合、统一,在统一中升华,然后再按照升华后的文化范式,约束规范来到这个文化区域生活的所有人。我国文化体系出现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一个“草灌乔”型文化生态系统。一个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多元体系,但是现在的人只注重“高大上”的精英文化,而忽视“大众文化”、“草根文化”,有人戏称今天的文化是“领导的文化”、“富豪的文化”、“洋人的文化”。因此,务必树立适合平民消费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的观念,这才是一个地方的主流文化、主体文化和主导文化。我们发展乡村文化,主要应从乡村文化的本体、主体和载体三个方面着手,把“要文化”、“送文化”与“育文化”结合起来。
1.保护本体
保护本体是核心,发展乡村文化首先要做好保护本体工作。想要保护本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弘扬“天时地利人和”的农业哲学思想。“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是中国农民总结出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这是人类哲学的黄金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2)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有着数以亿计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后,我国有4291个文保单位;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总数达1372项;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共2555村落受保护。中华民族之所以5000年文明薪火相传,一个是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选人制度,国外称这是中国人除四大发明之外,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另一个就是中华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数百万个自然村落之中,使之具有极强的同化力和包容性,任何外来文化不仅无法击垮它、消解它,而最终都会被它消解、同化。但是近年来,我国的自然村正以平均每天300个的速度消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博物馆数量较少,2014年,美国已经拥有博物馆35144家,而中国只有4165家,规划到2020年建成6000家以上。我国人口比美国多10亿,但是博物馆却是他们的1/8,文化传承力度天壤之别。图书馆拥有量差别更是惊人,美国现有各类图书馆12万个,平均2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美国大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要靠从图书馆找资料。(3)在传统文化积淀丰富、分布集中、存续状态良好、社会广泛认同的地方,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对这种文化进行重点保护,让它永葆青春,成为活态文化的标本。(4)学习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为一门必修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芬兰的小学生毕业时必须熟练掌握一门本民族的非遗技能。北京市西城区招募非遗传承志愿者的做法值得借鉴,计划招25人,结果报名400多人,经严格选拔扩招到45人,经过24个标准课时培训,全部合格结业。
2.培育主体
培育主体是关键。乡村文化工作者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主体,要想建设繁荣的乡土文化,就必须培育高素质的文化传承队伍。文化传承队伍的素质是发展乡土文化的决定因素。培育主体,主要是建设好五支队伍。一是能尽心尽职做好服务的基层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把那些热心于基层文化事业的同志选出来,用到位。二是民间文化骨干队伍。把那些有各种文艺才能的民间骨干分子组织起来,广泛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三是具有专业文艺水平的师资培训队伍。把公办院、团、校的专业人才组织起来,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文艺骨干群体,定期开展各类培训辅导。四是志愿者队伍。把有文艺特长的志愿者组织起来,利用节假日或其他休息时间到乡村开展文化服务。五是富于想象的文艺创作队伍,贴近草根创作,深入乡村挖掘,文学艺术是科学的先祖,有了文学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才有科学家的无数次试错,最后获得成功。
值得关注的是,今天文化的传承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把这种现象分为三个时代: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农业社会靠前辈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后辈,工业社会靠同代人的传授,信息社会靠后辈传授给前辈,弄不懂需要回家问问孙子。文化的传承发生倒置性变化,应适应这种新状态。
3.搭建载体
搭建载体是基础,文化活动需要载体做平台,因此要搭建各种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载体。(1)整合文化、体育、教育、广电等资源,搭建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让村民有自己的活动场所。(2)发展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文化。不但利于本村成员继承本村文化,还能将乡土文化通过游客的旅游观光传播出去。(3)开展“工匠运动”。十多年前,美国在社区创立“工匠空间”,为有兴趣专研技术的人搭建平台,目的在于让人们在“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电脑时代练习动手能力,为未来制造业培养人才。2014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办了一个工匠嘉年华活动,政府拨款1500万奖励全国有成就者。(4)实施“文化低保”。为2.6亿农民工搭建“文化低保”平台,在为他们免费提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图书阅览的同时,免费发放文化消费券,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定点商业文化消费,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防止他们工余时间成为时代文化的盲区。
乡村文化的发展,重在人的参与。应该着力改革“一台电视传播强势文化”的现象。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强势文化,左右着人们的生活,而农民被文化边缘化,他们的文化认同、道德伦理、人生价值、择业观念、生活目标等在多种强势文化的冲撞下,处于迷茫困顿状态,方向感缺失,出现了不知文化何“化”、美术何“术”的尴尬现实。廓清认识,让农民走出迷茫,解除困顿,对于提振他们的精神,促进他们的发展大有裨益。
社会不和谐有四大风险源:经济风险源、社会风险源、政治风险源、文化风险源。其中文化风险源的破坏性最大。所以想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打造繁荣的文化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美好的乡村既需要人与自然的环境美,又需要人与社会的和谐美,还需要人与自身的心灵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会世界大同。
五、文明的自然生态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走出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三者发展关系的陷阱:以前人与人是阶级斗争,见人就批,现在知道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前人与物是越穷越好,今天知道是越富越好。以前人与自然是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现在知道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今天,我们又掉入了发展路径的陷阱,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先污染后治理。要走出这个陷阱,我们需要做好四件事。
1.克服“人是自然的主人”的工业哲学思想,树立“人是自然中的一员”的生态哲学理念
工业文明的进步让人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于是人类不再惧怕自然界的“神秘和威力”,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人”,这种“人定胜天”、“主宰世界”的思想是工业哲学的理论。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哲学告诉我们“人是自然中的一员”,以损害自然界其他物种和环境来满足人类自身无节制的需求,最终会打破生态平衡,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依托,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克服“人是自然的主人”的错误理念,遵循古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把“绿色发展、生态引领”作为核心价值观。
2.科学编制并落实生态规划
过去我们也进行过不少生态规划,但是很多规划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往往规划内容只是来自当地领导人的主观臆测,还有一些规划不能有效执行,常常因为某些集团的利益而被迫变更、终止。因此切实可行的生态规划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然后认真落实,用生态规划统揽各类专项规划,生态规划是高于一切的第一规划,一经颁布,任何人无权变更,形成铁规则。
经济学家把世界上经济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我说应该是三种,中国所谓的计划经济不是按计划实施的经济,而是长官经济、拍脑袋经济。当年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经过严格论证的计划,中国不仅不按计划,只凭领导兴趣,而且即便有计划,也不是经科学论证的,专家拿的意见往往只是参考,“官大学问大,权大真理多”这种现象今天正在改观,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政治众筹、经济众筹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官大不一定学问大,权大未必就真理多。
3.改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建立城乡、地域之间生态利益补偿机制,落实责任终身追究制。我国许多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是透支了乡村或其他区域的生态利益,因此为了取得最大的环境资源利益,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必须建立城乡、地域之间生态利益补偿机制。一些大城市正开始尝试运作。2014年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北京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试行)》。按照这一办法,从2015年1月起,北京将首次试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将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勒令制造污染但治理不力的上游区县对下游区县给予经济补偿。我们现在的生态制度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为严厉的制度,为了遏止“环境污染”,中央出台了环境污染终身责任追究制政策,只要破坏了环境就会终身追究。但是执行起来有很多困难。一是生态破坏的周期太长,一个地方的环境破环可能是多任领导的累积效果;二是数量太多,不好统计;三是链条太复杂,不容易明确界定责任;四是违规人数太多,很多人抱着法不责众的思想,以图逃避惩罚。2014年有15个省都签了治霾军令状,但都没了下文,不了了之。全国重点监测的161个城市中90%都未达标,但高高举起的鞭子,又都轻轻放下了。
不要以为城市污水垃圾流向农村就万事大吉了。农民自有农民的智慧,他们自种自吃的产品用不污染的水浇灌,市场上出售的就用污染的水浇灌,危害的还是城里人。世行研究报告公布1990-2008年有关国家人均预期寿命增加数,孟加拉12.1年,印尼9.3年,越南8.9年,韩国8.5年,菲律宾6.1年,印度5.5年,中国5.1年,比印度还少0.4年。张贤亮有一本书叫《一亿六》,过去男性精子有1.6亿颗,今天下降到几千万,几百万,甚至几十万。有关调查显示,中国育龄夫妇中每8对就有一对遭遇不孕不育。环境杀手正严重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4.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链的完整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植物之间、动物之间及植物之间长期形成了组合的协调性,不可中断,不可无序,不然就会出问题。以我国大力建设水坝为例。中国现在有水库98002座,水电站46758座,100米以上大坝全世界有45000座,中国就有22000座,而美国仅有6600座,每年还要拆掉50多座。中国还在继续建设水坝,生态破坏严重。湖北是我国四大家鱼鱼苗的天然产地,2007年三峡蓄水后,年产由原来的200亿尾锐减到2亿尾,减少了99%。长江捕鱼,渔网越来越密,捕鱼越来越小,渔民越来越穷,长江鱼类捕捞量已从1954年的45万吨下降到近年的6万吨,而且还在下降。到2011年,全国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已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万多条减少到2.29万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的河流仅有4.5万条,还不及五六十年代流域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数量多。水脉是生态链的载体,水脉一断,整个生态链条就不复存在。地球上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