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中国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正文
摘要:过去30年,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就业和推动增长,推动改革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显著增加,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有了明显变化,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充分理解自身情况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最新动向,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事务,通过全球配置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扩大沟通合作,推动利益融合,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社会难题,创造和维护符合我国根本和长远利益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对外开放;回顾;展望
过去30年,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就业和推动增长,推动改革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概括总结我国开放历程和主要成就,描述开放促进改革的重要作用及中国开放道路的独特性,提出今后开放要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根本目标,加快完善开放体制。
一、开放进程与成就的回顾分析
(一)思想解放和实践成效推动开放进程
1.对外开放的认识基础和政治决策
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在必须加快发展、外部有重要机遇、国际环境基本有利这三项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三个判断,是决策层对国内国际形势判断和执政之本理解的重大转变,是对外开放决策的认识基础。
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举国关注,有效回应这种需求的政治压力骤增。人们发现,在国内出现接踵而至的经济和政治动荡的同时,世界科技进步迅速,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邻近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我国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改善缓慢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国家/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对外开放,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发展对外贸易,在国际竞争中提升竞争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会议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关于对外开放,会议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2.开放实验成就显著
对外开放是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新事物,没有经验可循,经济上面对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政治上面对许多质疑和担忧。在这种环境下,全面、一揽子的对外开放不可行也不可能。
中央决定利用东南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澳门地区的特殊有利条件,在有限区域内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道路。1979年7月10日,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经济特区,利用它们地处沿海特别是毗邻香港澳门的地域优势,先行开放试点。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使用、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享有更加宽松和优惠的政策;在经济管理上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对特区政府授予相当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采用市场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特别对外商投资提供优惠待遇,企业所得税率减按15%征收。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十分重要。特区在设立之后短短几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全国瞩目的以开放促发展的典范。实践表明,对外开放对现代化建设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为坚持和扩大开放提供了最有力的实践支撑,实践推动了认识的不断提高,在统一思想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开放在区域和内容上逐渐推进
在设立特区的实验取得成功之后,享有优惠政策的开放区域逐步扩大,从沿海地区到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省会城市,再到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区域上全方位的开放格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开放了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20世纪90年代,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以及一些沿江城市,开放一些沿边城市和省会城市。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到广大西部地区。至此,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地域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管理等领域的改革也逐渐推进。外贸体制改革首先从放权让利开始,从1978-1987年,陆续实行了外汇留成、减少进出口审批管制、实行外贸代理制等改革措施。1988-1990年,实行了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和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利益激励。1991年起,取消了国家财政对出口的补贴,对外贸易更多地依照市场信号运作,外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4年起,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实现双重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90年代中后期,为了配合"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口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开放加速,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并规范关税和非关税措施。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全面履行多边规则和对外承诺,继续扩大开放市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全面规范外贸管理体制和非关税措施。吸收外资的体制是从限制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开放初期,我国吸收外资限制较多,早期主要限于一些"三来一补"项目,1982年以后,鼓励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对现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改造。此后引进外资逐步放宽到整个制造业,放宽到各类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放宽到各种方式包括新设企业方式和收购兼并方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绝大多数服务业吸收外资也逐步放开。
经历了30年开放历程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已经基本符合W TO多边规则的要求,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对国外投资者的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管理体制和法律环境基本作到透明规范,国民待遇基本落实,基本实现了我国对外经贸体制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全面接轨。
(二)开放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
过去30年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和繁荣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在这30年中,我们是全球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之一。按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1980-2006年我们年均增长速度为9.8%,同期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和全球平均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9%、6.0%、2.4%、2.7%和2.9%①[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www.unctad.o r g](见图1);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第10位上升到第4位。
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在不断扩大开放中取得的,开放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涉外经济增长快,对国民经济贡献突出
过去30年,我国开放领域主要增长指标均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同期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4%;吸收外资年均增长17.1%;对外投资年均增长27.4%.①[由于数据口径关系,吸收外资增长率为1985-2007年的平均数,对外投资增长率为1982-2007年平均数]2007年与1985年相比,按1985年人民币和美元不变价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总额、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分别增长了6.7倍、15.2倍、22.1倍、18.8倍和14.4倍。②[《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摘要(2008)》](见图2)我国对外开放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明开放是增长的重要源泉。没有对外开放,我国经济不可能保持长达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际范围而言,我国涉外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资等增长速度均明显高出世界平均速度。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8%;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都不到2000万美元。目前我国经济已经高度开放,2007年对外贸易总额已达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达8%;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达到835亿美元和187亿美元,均居发展中国家第1位,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13位。③[《中国统计年鉴(2007)》、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www .unctad.o r g]
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涉外经济在我国经济各领域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75%,2007年达到66.6%.开放初期,外商投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影响微乎其微,目前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17%,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7.1%.④[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8)》数据计算]目前我国涉外经济中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占城镇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2.出口产业劳动密集程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
扩大就业是对外开放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目前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就业人员已达4200万人,再加上非外资出口企业中的就业和劳务输出等,我国涉外经济中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有观点认为没有对外开放,国内企业也能吸纳就业。这是对的,但有两点不同,一是不开放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这样高,也就吸纳不了这样多的就业;二是我国出口就业密度远远高于进口就业密度,这表明即使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开放与不开放相比,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更强。这是由于我国出口商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领域,电子通讯产品和纺织服装产品合计占出口总额超过一半,其他出口比重高的产品如仪器仪表、文体用品、家具制造等行业,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商品大都是资本、资源密集型商品。
3.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业结构
通过对外贸易,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资金技术密集行业,这些都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中,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达到64.3%.2007年我国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分别为57.6%和28.6%,外商投资企业占这两类商品出口额中的比重分别达到73%和87%,①[商务部《外资统计》]地位突出。目前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经超过1100家。通过对外开放,"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4.进口能源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
我国一些重要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与人力资源不匹配,进口是重要的调节渠道。2007年我国初级产品净进口达到1814亿美元,大大缓解了资源约束,支撑了经济较快增长和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通过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我们还间接进口了不可贸易的短缺资源,例如农产品进口可以看作是进口土地和淡水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以粮食贸易为载体间接交易的淡水量,相当于全球粮食生产用水的13%,日本通过农产品贸易进口的淡水量超过自身农作物灌溉用水。国内有专家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进口大豆3150万吨,如果在国内种植需要耕地1810万公顷,相当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5倍,这些耕地资源可用于种植其他农作物。②[常清、王军:《从大豆产业剧变看国际农产品产业重新分工》,《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对外贸易缓解了我国要素禀赋约束。
5.产生外溢效应,促进国内产业增强竞争力
对外开放通过示范、竞争、合作等多种途径,产生积极外溢效应,促进国内产业整体提高竞争力。国内企业通过与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