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 胡琳琳 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正文
「内容提要」1978年以来,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减贫却出现了放缓的趋势,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贫困形态。增长质量下降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贫困人口受益比重下降以及获取收入机会的减少,是中国减贫放缓的重要原因。中国应该构建新的减贫战略,内容包括调整国家贫困线,实施有利于减少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重视弱势群体社会参与机会的增加,提高贫困人口能力等。
「关键词」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国家贫困线/增长质量/收入分配
一、中国减贫的趋势及评价(1978―2004)
(一)中国在减贫方面的巨大成就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8.1%。
正如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 )评价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长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然而,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人均收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完全不同于那些有名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比如新加坡和香港,因为它们实际上都只是一些城市,而不像中国这样,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地区差异又这么悬殊,能取得如此高的平均增长率,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成就。①与此同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按照中国国家贫困线标准,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4年的2610万,减少了89.6%,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数为861万人(表1)。即使按照国际贫困线,即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世界银行(2000)估计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由1990年的2.8亿下降到1997年的1.24亿,减少了55.7%,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数为2229万人。②这都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世界银行估计,按照国际贫困线,中国在1980―1990年期间贫困人口从5.42亿人减少至3.75亿人,减少了1.67亿人,这一时期全世界贫困人口数减少了9830万人,对世界(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下同)的减贫贡献率是166.9%;在1990―1999年期间贫困人口减少了1.15亿,对世界的减贫贡献率是122.8%。世界银行还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将减少到7400万人,比1999年净减少1.5亿人,这将是世界减贫总数的41.7%;中国的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总数,已经由1990年的29%下降至1999年的19.2%,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下降到9.1%,比1999年再减少10个百分点(表2)。
(二)中国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主要原因
1978年以来,中国能够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持续的经济高增长是减少贫困人口的基础。1978―2004年,中国人均GDP 年均增长率为8.1%,是人类历史上人均GDP 增长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时期,这相当于每8.6年人均GDP 翻一番,相当于同期全球人均GDP 增长率1.5%的5.4倍。其中,占总人口多数的农村人口人均消费水平年平均增长率为7.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7.1%,这相当于他们的人均收入每9.7年翻一倍,这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第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迅速增长,由1978年的2827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1.39亿,占农村劳动力的总数比重由9.2%提高到28.5%。此外,2004年农村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也达到4090万,相当于农村总就业人数的8.3%,两者合计为36.8%,超过农村就业人员总数的1/3(图1)。
第三,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如表3所示,1982―2000年期间全国乡村人口向城镇移动人数为2.1亿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总人口的45.0%,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总人口的84.6%;同期乡村劳动力向城镇移动人数为1.1亿人,相当于同期城镇劳动力总数的45.8%,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4.3%。可以看到,人口和劳动力移动规模在迅速扩大,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分别在814万人和401万人,90年代分别在1414万人和775万人。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农转非”,大部分是农民工进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人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13.2%提高到2004年的34.0%(图2),这说明农民部分分享了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收益。
第四,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额迅速增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迅速增加,对于扩大就业、减少贫困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5),2004年出口额比1978年增长了58倍,达到了5933亿美元。出口额占GDP 的比重迅速上升,由1978年的4.6%提高到2004年的34.4%。另外,中国积极吸引外资,广泛参与经济全球化,也是大幅度减少贫困的途径。尤其是广东、浙江等地的外资经济吸引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第五,人力资本得到明显改善。改革以来人民教育、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这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改善人民生活、减少贫困也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如表4所示,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4.64年提高到2000年的7.11年。全国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其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22.8%下降为2000年的6.7%;其中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有明显下降。婴儿死亡率由1982年的37.61‰下降到2000年的28.38‰。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77岁提高到2000年的71.40岁(表4)。这反映了中国在教育、医疗保健方面的重要进展,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互补性。
第六,政府采取反贫困行动。中国政府将扶贫目标和规划写入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的扶贫意愿日益强烈,扶贫的投入也逐步增加(表5)。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政府调整了农业政策。逐步提高和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产品价格在八九十年代大幅度上升,1996年农产品价格指数相当于1978年的5.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9%,同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2.9倍和6.1倍,农民实际收益年均增长率(农产品价格指数增长率减去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为3.8%(图3)。
资料来源:1986―1995年数据来自姜永华、高鸿斌主编《中央财政扶贫》,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1999年数据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引自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003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减贫趋势放缓
经济改革的最初几年(1978―1985),中国的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都取得了显著增长,收入贫困也相应地大幅度下降。按照官方贫困线标准,1978―2004年,农村贫困人口总共减少了2亿多人,其中在1978―1985年期间就减少了一半。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减贫人数为1786万人,全国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8.3%,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高达10.0%,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高达15.1%。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是这一时期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受益者。80年代下半期以后,虽然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农村贫困减少方面开始出现明显的减缓迹象,每年减贫人数下降了约一半,每年只减少800万贫困人口,这一时期农民消费水平年增长率只有2.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只有3.0%(表1)。
1990―1997年期间,中国实际人均GDP 年平均增长率最高达到9.9%,大大高于改革早期的水平,但这一时期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数为500万人,不足1978―1985年时期的1/3,农民的消费增长率也远低于经济增长率(表1)。1997―2004年人均GDP 增长率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7.4%),但年均贫困人口减少数在继续下降,为34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3%,也低于改革时期(1978―2004)的平均增长率(7.1%)。
90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降低贫困线标准所致。中国官方所确定的收入贫困线标准,即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990年不变价格300元。从国际比较看,是属于低标准的贫困线,仅相当于国际贫困标准的66%;从纵向数据比较看,这一标准相对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43.7%下降至2004年的23.7%,人均GDP 的水平也由1990年的18.4%下降至2004年的5.9%(表6)。按照这一标准,官方统计的贫困人口数显然低估了中国农村实际贫困人口的数量,同样也高估了反贫困的成绩。
注: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线标准是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在1986年对全国6.7万农户居民收支调查资料进行计算之后得出的,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205元,此后根据物价指数逐年调整。到1990年为300元;1999年为625元,之后维持不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5)。
截止2000年底中国仍有22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完全实现1994年制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承诺的解决8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镇贫困率逐步上升,特别是极度贫困人口和赤贫人口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Khan的估计,1988―1995年,全国城镇极度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2%上升到4.1%,赤贫发生率由原来的1.3%上升到2.7%。③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大量增加以及大量拖欠在职职工工资和退休金发放,导致贫困人口迅速增加及其边缘化,不仅形成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构成未来中国社会的严峻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贫困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贫困人口的城乡分布特征。中国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其贫困程度深于城镇居民。农村比城镇存在较高的贫困发生率,主要原因在于非常之高的城乡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而这一差距超过了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④此外,城镇贫困居民享有政府部门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大多数贫困人口除了土地之外基本不享有任何生活保障。
2.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特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村贫困日益表现出区域性、边缘化的特征。西部地区是中国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1)的数据,1986年划定的592个国定贫困县,约有2/3的贫困人口分布在东部和中部省区,而后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快速下降。2000年,1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呈零星插花状态分布;28%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中部地区;西部12省区农村极端贫困人口增加了59万,在全国的比重增加到62%,主要以集中连片形态分布(图4)。按官方贫困线划分,西部贫困发生率远高于东部贫困发生率。
2000年黑龙江、山西、内蒙、陕西、甘肃、云南、西藏、贵州、青海、宁夏等中西部省区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