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金融战略与国家的兴衰」正文
中国对于把自己的国家做大做强非常关注,所以,从经济史的研究来看,你要把一个国家长久地做强,那就离不开创新。技术方面的创新非常重要,同时组织方面的创新、文化方面的创新也都非常非常地重要。
一谈到创新,我们在今天,不管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都不太容易逃避的一个结论,就是美国很显然是世界创新大本营,引领世界很多方面的创新,特别是高科技创新,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直关心的话题是,为什么美国的创新能力那么强?是不是每一个美国人从一出生,他们DNA的组成就不一样?当然我们都知道美国人都是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移民,来自欧洲的移民,来自中国的移民,来自印度的移民,所以,从基因上来说肯定没什么差别。到底是什么使得美国的创新能力、创新文化那么强?我这么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是最最关键的。
本市场发展带动创新
所以,我要讲的第一点就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是好东西。
道理蛮简单,比如在中国,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腾讯这样的公司。腾讯这个公司创办于1998年,到今天也不过18年,尽管才创办18年,但它的创始人马化腾的个人财富有一千多亿,将近两千亿,这将近两千亿的钱,相当多的是来自对未来无限多年创造收益能力的贴现、求和得到的一个估值。换句话说,马化腾一千多亿两千亿的个人财富与其说是今天已经实现的收入,还不如说是对未来收入的一个贴现,一个定价,一个提前可以变现的安排。
我之所以讲到这个,类似于马化腾、腾讯这样的故事在美国过去200年左右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上已经出现了非常多个。一百多年以前,美国出现了爱迪生,今天我们熟悉的GE公司,是由爱迪生1886年创办的。爱迪生之后又有20世纪的盖茨,还有现在的Google……
就是因为资本市场跟美国很早提供了对未来做定价、做变现的这样一个能力,这样一来就让美国很多的年轻人、让中国今天的年轻人看到,只要你创业理念很好,创造出来的产品――不管是QQ空间还是微信――可以改变这么多人的生活,给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的收益,人们就愿意对你腾讯的未来做非常高的定价。这样一来马化腾不用等上一百年两百年,今天就让我们大家都能够看到他创办的公司能够带来多高的价值,以这种方式直接激发更多的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大家都可以学着像马化腾这样去创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看到资本市场是一个好东西。尤其是从中国来讲,大家想一想,今天哪个行业创业创新的活力是最强的?肯定是能够到资本市场上市的这些行业,创新创业的活力是最强的。美国式的创新文化并不是因为他们的DNA跟别人不同,而是因为激励架构,资本市场提供的方方面面的定价和变现的途径跟传统社会有很大的差别、很大的变化造成的。特别是我们看到不管是盖茨,还是Google,很多的创始人,他们都是美国普通老百姓家庭出身。
所以,正因为这一点,也让我们看到现代资本市场跟传统的银行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对 丝、对穷二代带来的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是原来传统的银行所没办法比的。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你要到银行借到钱,要向银行融资的话你必须要有自己的抵押品,在手头要有很多的资产,这就说明为什么银行对于富二代、对已经成功的企业是非常有利的,但对还没有什么资产、没有什么财富的 丝、穷二代非常不利。
不过相比之下,PE/VC这些现代资本市场的企业、融资手段,他们看重的是未来收益,看淡你手中的那些资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PE/VC学得越来越好了以后终于让很多的 丝、很多的穷二代受益。只要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的能力,也可以成为下一个马化腾。所以,我讲的意思就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对国家的富强、对创新文化的推动,对创新创业的激情的激发是非常非常根本性的。所以,是好东西。
政府在资本市场中应如何自处
第二个我想要讲的,既然资本市场是好东西,政府在中间应该起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我跟张维迎教授都很喜欢谈的一个话题。
我首先要强调,政府千万不要把资本市场当成政策工具。中国从1990年推出股票市场到现在,每次一想到要发展资本市场,要么就是为了帮助国有企业,要么就是为了推动政府的创新创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千万不要这样做,如果要发展好资本市场,要发展好金融市场,政府应该做的就是不要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买方和卖方,为任何一方站台。
1990年的时候政府显然是帮助发行股票的国有企业站台站边。去年6月份股灾之前政府也是帮助资本市场的卖方(股权的发行方)站台站边,结果使得这些资产的价格、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把泡沫吹得太大。
每次政府在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一方,尤其为卖方站台,就必然意味着要牺牲掉买方的利益。因为你把这些本来不值钱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股票炒得那么高,让那些股民付了很高的价格,你说这对股民、对买方是有利的吗?肯定是不利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一些基本的观念,尤其是很多专家不要动不动一看到股市是好东西、资本市场是好东西后,就要去说服政府,因为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这个宏观经济政策,为了那个政策,要一边倒地扶植这些发行证券的企业,为他们站台,然后以这个方式制造一个短暂的泡沫、短暂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这样做的话,最后看到的结果就像互联网金融行业一样,把金融市场、把资本市场长久的发展前景断送掉了。尤其是一说到互联网金融,大家都知道去年之前,整个社会、各级政府没有哪一个敢对互联网金融唱反调或者说看衰的,因为大家知道那是政府一边倒地推动互联网金融的时候。
我想强调一下最近一两年一个不好的趋势应该停掉,很多地方政府看到PE/VC行业产业基金对经济的发展、对创新创业的好处以后,各个不同的地方政府都在推出他们自己的PE/VC基金、产业基金。千万不要这样做,尤其是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说我们要推出自己的产业基金、PE/VC基金,而且不强调投资回报。为了推动一些产业的发展,我们不求投资回报,但是我们去做自己的PE基金、VC基金。大家都知道PE基金、VC基金,还有其他创业投资的基金行业之所以在美国、对美国的创新创业起了那么关键的作用,就是因为他们只追求投资回报。
如果有地方政府通过自己办各种基金进入PE/VC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以后,把本来应该是最市场化的、最追求市场喜欢的投资回报的这样一个行业也给它搞乱了,让那个行业走向越来越非市场化,越来越不看重投资回报的道路,如果这样的话,过不了多久,这个行业整个会给搞乱了,把本来那么市场化的一个好东西也最终变成是四不像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介入PE/VC以后,对真正市场化的PE/VC基金的“挤出效应”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是非常大的。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最近大家讨论得也比较多的,关于金融改革到底改什么。讨论来讨论去,讨论了好几年,到最后集中到把“一行三会”合并为一个大部委。我是希望呼吁千万不要这样子,因为好不容易有“一行三会”,过去这些年监管竞争才为私募基金行业,为中国的企业,为理财产品市场、信托市场提供了一些发展的空间。
如果以后真的是把“一行三会”合并为一个单一的监管机构的话,那最后的监管竞争就不再有了。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万一单一的大部委不作为,中国金融市场怎么办?中国经济怎么办?中国社会怎么办?那就可能没有哪个路可以走通了。至少现在有“一行三会”,如果四个机构中有三个不作为,只要有一个愿意有作为还可以有一点发展空间,如果把它们合并为一个机构的话,那整个彻底完蛋了。
所以,我希望参与改革讨论的不同的专家学者和决策层应该千万记住:监管竞争也是好东西,不是坏东西。
总结一下我这里强调的三点是:第一政府不应该站边,不能把资本市场的发展当成政策工具;第二,地方政府不应该自己去做PE/VC,政府只要在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基本的资本市场方面做得很好,那就够了;第三,“一行三会”一定不要合并为一个大部委。
我就讲到这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