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客观看待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正文
看待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除了关注短期不良信贷的增长,更应该观察到银行业自身业务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性改革对银行风险的化解和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支撑。国际金融机构需加深对于中国银行业运行实际的理解,中国银行业也需要更加主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深入互动和交流。
近期,穆迪和标准普尔先后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和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主要的考量因素在于其认为中国持续强劲的信贷增长导致银行体系风险不断累积,银行业资产质量的脆弱性也在增加。对照中国经济和中国银行业近年来改革发展的现实,国际金融机构需要加深对于中国银行业运行实际的理解,同时也说明中国银行业需要更加主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深入互动和交流。
一、银行业基本面总体健康多项指标优于国际同业
首先,中国银行业利润绝对额仍然较高,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均处于国际优秀水平,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强劲。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0%,平均资本利润率14.98%。与同期美国商业银行数据对比,2015年美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共计1521亿美元,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03%,平均资本利润率为9.23%。此外,中国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保持较好水平。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1%,资本充足率为13.45%,流动性比例为48.01%,拨备覆盖率为181.18%。这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即使资产遭到损失,也有足够的能力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
其次,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低。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不良贷款率在5%以下都属于正常水平,欧美发达国家的不良贷款率通常在3%左右。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1.67%。可以看出,虽然受经济下行影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低。
再次,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日趋优化,风险分散能力提高。中国银行业积极进行业务转型,主动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大力发展银行卡、托管、代理、投行、咨询等中间业务,降低对息差收入的依赖。此外,居民资产管理与交易需求增加,“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带来国际投融资及结算业务扩张等,也对银行手续费及佣金相关业务需求增加产生助推作用。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非利息收入占比逐年递增,从2010年底的17.5%上升至2015年底的23.73%。由于非利息收入的获得需要占用的资本金较少,涉及业务种类广泛,商业银行实现更高的财务杠杆的同时风险也得以进一步分散。
二、信贷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信贷不良情况整体可控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积极开展信贷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截至2015年,不良贷款余额主要集中在制造业(3921.4亿元,占比37.1%)和商业(3689.6亿元,占比34.9%)两大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合计占不良贷款的70%以上。针对这两类信贷风险暴露加快的情况,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亦迅速有效。从已披露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下同)的数据来看,制造业、商业贷款合计13.92万亿元,较2013年下降3.05万亿元,在信贷中的占比由2013年的26%降至21%,降幅达5个百分点。
不良高发行业信贷占比下降的同时,零售(个人)贷款、教育、金融、文化等第三产业信贷异军突起,填补了空白。已披露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零售贷款总额20.82万亿元,在信贷中占比32%,较2013年提升3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主要由低风险的按揭贷款与相对高风险的经营贷款、信用卡贷款构成,虽然从数据上看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所提升,但主要由于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上升,相比制造业等对公贷款具有单笔金额较低、风险暴露早、利率水平高的特点,对银行而言实质风险水平较低。教育、金融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第三产业不良率均在0.5%以下。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居民部门杠杆率保持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银行资产中优质资产占比将持续提升。
银行业在调整资产结构、严控新增风险的同时,对存量不良资产加大了核销力度,2015年已披露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核销贷款3056亿元,较2013年增长283%,风险资产在持续消化的过程中,并未淤积在银行体系内。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发展资产质量稳定、新兴低风险资产占比继续提升、存量不良资产加大核销力度,预计银行信贷不良率将会呈现可控、有效收敛的局面。
三、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化风险处置更多元
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控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由单一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风险控制程序从事后向事前转变,风险管理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风险管理理念由追求风险最小化向追求风险与收益的优化转变。
近年来,中国在监管方面引入“巴塞尔协议”,对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完善资本监管制度大有裨益。目前5家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应用了“巴塞尔协议”的高级法。根据巴塞尔委员会2016年4月的报告,《巴塞尔协议Ⅲ》监管框架中的资本定义、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流动性覆盖率及其披露要求、杠杆率及其披露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要求和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要求已在中国开始实施,其他监管内容均已开始起草。这标志着符合国际标准、体现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而其中内部评级法的实施,则从风险治理、政策流程、计量模型、数据IT等不同层次和维度改变着中国银行业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将中国的银行从定性、专家经验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推动转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式,同时相应带动从信贷流程、业务制度到具体运行模式的巨大转变。这使得中国银行业能够在面对多元化的风险时表现得更加从容、更加有底气。
近期中国政府相继试行不良贷款证券化、不良资产收益权的转让、“债转股”等一系列政策,积极引导银行业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处置不良资产,有望有效遏制不良资产上升势头。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6家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总额度500亿元。使得银行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回收资产的贷款本金,将大量不良贷款以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众多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分散银行业整体的金融风险。
四、宏观经济运行正逐步企稳结构性改革夯实发展基础
从短期情况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正在逐步企稳。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7%,尽管比去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都略低,但仍然运行在6.5%-7%的合理区间。这个增长速度在国际范围内,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新兴经济体中都属于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今年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几乎都出现了积极的改善。一些国际机构也纷纷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对全年经济增长预期都在6.6%以上。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调低了0.2个百分点,但是对中国的全年经济增长预期却调高了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预算体制改革和存量债务置换不断推进,整体风险状况稳定可控。根据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报告,2016年新增地方债规模为1.18万亿元,相比2015年增加近一倍。加上超过3.2万亿元的置换债发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减轻,债务可持续性增强。
从中长期看,结构性改革将夯实中国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落实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短期会继续导致一部分企业的退出,这无可避免地会带来“旧资产”风险的继续暴露。但从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有利于传统行业盈利能力的恢复与新兴优质资产的创造。对中国银行业改善客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产质量、降低整体信用风险水平有重大意义。
此外,杠杆置换、鼓励直接融资等结构化安排对于债务风险的缓释有良好的作用。当前,杠杆置换主要表现是企业部门去杠杆、政府和居民部门加杠杆;传统行业去杠杆,新兴行业加杠杆。从政府部门来看,中国政府杠杆率相比发达国家并不高,财政政策实施有很大的空间;从居民部门来看,近年来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5年末达到接近40%的水平,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处于低位,未来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从企业部门内部来看,传统行业和上游工业企业的杠杆率较高,而医药、计算机、传媒等新兴行业以及下游消费服务类企业的杠杆率处在低位。通过对新兴行业提供政策倾斜,鼓励其提高杠杆率,加快新资产生成速度,同时推动存在产能过剩、存在大量“僵尸企业”的传统行业债务重组出清产能,恢复供需平衡与盈利能力。
结构性改革不仅遏制了无序扩张的数量型增长方式对银行资产风险积累的负面作用,而且从改善存量资产质量与优质新兴资产创造两方面化解银行业实质风险,解决投资-债务周期的深层次问题,夯实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看待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除了关注短期不良信贷的增长,更应该观察到银行业自身业务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性改革对银行风险化解和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支撑。(完)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的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