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货币的演变与总量调控 货币是怎么产生和运行的?

作者:王永利发布日期:2015-04-08

「王永利:货币的演变与总量调控 货币是怎么产生和运行的?」正文

当今社会,货币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广泛渗透、广泛流通的血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生存高度依赖、难以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如俗话所说:“缺什么都不能缺钱(货币)”。

但非常遗憾的是,当问到社会上的钱(货币)是怎么出来的,货币总量应该如何把握,很多人都会一下子愣住,甚至是在银行工作或从事货币金融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也往往不能给予圆满的答复,很多时候听到的答案就是:那就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是由央行控制的。而且当人们议论一国扩大货币投放时,一般也都形象地说“某某国家(或中央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电视在报道时,也都习惯于配以印钞机哗哗地印制钞票的画面以增强视觉效果。但这实际上就是把货币等同于现金,在当今社会,这是很不准确的,很容易产生误导。

实际上,经过长时间和不断加快的演变,当今社会的货币以及货币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很多变化并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而准确的认知和把握,很多变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明显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风险隐患,人们在极力追求货币发展带来的好处时,却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和积累的恶果,以至于当风险暴露、危机爆发时,人们很少反思货币及货币体系本身存在什么问题,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而是惯性地不断加码地运用本已产生问题的方法或手段,结果只能使问题进一步积累和加重,最终必将产生难以控制的极端恶果。

2008年底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有人认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以及之后主要经济体力度空前的、大规模扩大货币投放,尽管使危机得到抑制、有所缓和,但5年来货币总量的大规模扩张与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令人瞠目的巨大反差,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更加尖锐,经济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世界似乎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其中,货币以及货币体系作为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已经存在极其严重的偏差和问题,非常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一、货币的产生与实物货币的运行  

当人类社会出现剩余劳动,并且不同群体剩余劳动的品种不同,存在对其他品种的剩余劳动的需求时,就必然产生物品的交换。交换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交换本身尽管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却有利于将物品交流到最需要、出价最高的地方,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物品的价值),而且有利于推动思想的交流,分享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但在交通通讯不够发达、供需双方直接交流机会很少的情况下,直接的物物交换成功几率低、成本高,又束缚了交换的发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定期相聚和交换的集市(包括利用宗教、文化集会的机会),同时,逐渐形成了把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最广泛推崇和愿意接收的物品作为交换中介或媒体,从而形成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雏形(货币物品)。人们先将自己的物品交换成货币物品,再用货币物品与所需要的物品进行交换,使交换成功率明显提高。之后,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将作为货币的物品集中到体积小、份量轻、质量不易变化、能够区分或分割成不同价值单位的物品上,这包括贝壳、羽毛、铜、铁、金、银等。经过长期的遴选和淘汰,世界范围内逐渐将货币物品集中到贵金属(黄金或白银)上来,特别是黄金,曾长期成为世界范围内流通最广泛的货币物品。货币物品的统一和广泛流通,大大推动了交换的发展。货币物品也形成了作为交换的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价值储藏手段等功能。此时的货币本身就是商品,因此也被称为“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

在这一阶段,货币物品首先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商品,然后才是一种作为货币的特殊商品,因此,从货币物品的出现开始,在非常长的时期内,货币物品都是民间掌控的,也缺乏统一的成色、形状、份量等标准,在交换中,也都需要验成色、程重量,有的还需要再进行分割等,成本很高。于是,人们开始对货币物品进行规制,形成了标明成色和重量的金锭、银锭,金条、银条,乃至金币、银币等,并标明印制厂家名称,强调其对货币物品的质量负有担保责任。这进一步发挥了货币的功能,推动了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货币物品特殊价值的增强,人们对其的追求也就越来越强烈,正像有人所说的:“谁拥有了黄金,谁就拥有了财富”。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商家制作假冒伪劣货币物品的举动,影响了货币的信誉和功能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一规制和保护流通的法定货币(铸币)应运而生,并逐渐取代了民间的货币,民间的货币物品需要兑换成国家法定货币才能流通。国家法定货币(铸币)的出现,使货币物品更多地倾向于货币的功能和价值,而其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应弱化,推动货币物品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这也大大方便了货币的流通,推动了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实物货币阶段,货币总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作为货币的特殊物品本身的多少(如挖掘和提炼了多少金、银),通常很难出现货币总量的人为扩张,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借贷活动也是如此。在货币物品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其他用于交换的物品扩大,货币的价格就会提高(即升值);反之,在其他用于交换的物品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物品的扩大,就会推动货币的价格降低(即贬值)。也就是说,货币与其他用于交换的物品之间的供求变化,会通过价格的变化达到平衡。当然,国家取得了统一规制和保护货币流通的权利,同时也就承担了保护货币质量和信誉的责任,如果管理不善,出现货币的假冒伪劣,甚至国家统治者自己就克扣货币的成色和份量,制造假冒伪劣的货币,就会破坏货币的信誉,也就会进一步损害国家的信誉,最后完全可能引发社会动乱、朝代更迭。

货币的进步推动了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交换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贵金属货币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大量贵金属货币不仅铸造的成本很高,而且运送、保管、交割的成本也很大,越来越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交往的发展。于是,在以往金匠、银匠或者金币、银币铸造商收到金银之后出具的标明金银重量(或可兑换的金银币数量)的收据,或者金银币收储商出具的收据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直接以这种收据代替金银实物进行转让,逐渐发展出以金银作为担保,可以转让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银货币的票据,并进一步发展出以金银作为本位制,标明不同金额的纸币(钞票)和贱金属辅币。纸币一般是印币商通过金银的收兑,按照规定的标准印制并提交给兑换人,再通过他们购买其他物品或服务流通出去;通过人们用纸币兑换金银,将纸币回笼回来。保留在社会上的纸币,就成为“流通中的现钞”。

纸币的出现和流通,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演变,推动货币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大降低了货币自身铸造,特别是运送、保管的成本。但与此同时,也推动货币与实物的分离开始起步,作为一种替代货币或“表征货币”,脱离货币实物,纸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很低,伪造的难度和成本也比实物货币降低,甚至货币印制当局,也因为其实际储存的金银不容易受到有效核查,而容易出现故意超量印发纸币的可能。这就给货币的超发或滥发留下隐患。在纸币产生和流通之后,因货币泛滥、严重贬值引发社会动荡、政府垮台的事例也明显增多。

二、信用货币的产生和裂变  

随着交换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货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有些国家却面临金银严重缺乏的困扰,迫使其不得不放弃金银本位制,改为收储本国社会最需要的重要物资作为担保物来投放货币。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不仅商品,而且货币(代替金银的纸币)也出现了跨国之间的流通和储备,于是,收储外汇也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货币投放渠道,外汇成为投放货币的重要担保物。而一国货币要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就需要该国用这种货币大量对外投资、捐赠或进口物资等,但这又会使该国国内货币量大幅度减少,物资大幅度增多,造成通货严重紧缩,这又迫使其不得不扩大货币发行,结果必然突破既定的纸币与黄金的挂钩比率,一旦国外将其持有的该国货币集中拿到该国兑换黄金,必然造成该国货币危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世界的货币最后(以美国1971年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为标志)都废弃了金(银)本位制,货币彻底放弃了与金银等实物商品的内在联系(货币数量不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改为货币完全由国家主权和法律保护,以政府信用担保的“信用货币”、“法定货币”,也使金银等超国家主权货币彻底让位给“国家主权信用货币”。这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深刻的裂变。

在废弃金(银)本位制后,世界各国货币总量的控制就失去了最直接、最明确的金银实物限制,如何合理把握和控制货币总量,就成为货币理论和货币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少国家把保持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为此设定了通胀/通缩的目标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高于通胀目标时要采取收缩式的货币政策,低于通缩目标时要采取扩张式的货币政策。有的国家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不少国家通过立法方式保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强调政府不得直接向央行透支,央行一般不得直接向政府或商业银行以外的机构融出资金,以防止货币滥发。但是,在一国货币是由国家主权保护,由政府信用担保的情况下,货币当局要保持独立性是相当困难的,在经济金融面临危机冲击或其他特殊情况时,政府完全有可能推动货币当局大规模扩大货币投放。也正因为如此,货币政策成为与财政政策并列的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之一,赋予了政府或货币当局人为扩大货币投放的特权。长时间过度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成为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货币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完全摆脱金(银)的约束之后,又进一步促进了融资和清算方式的发展与变化。其中,间接融资和记账清算的发展,又使货币的投放进一步脱离央行的控制,使得货币总量的调控更加困难。
(一)间接融资对货币投放的影响  

随着货币的发展以及投资和贸易的发展,一种新的经济活动――“金融”也随之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拥有剩余的(闲置的)财富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有些人亟需这些财富投入生产或消费,但有没用用于交换的手段,于是,原始的物物借贷活动就出现了。随着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这些物物借贷活动越来越转化为货币的借贷活动,表现为金银或资金的融通活动,简称为“金融”。与交换一样,金融的发展同样有利于将社会闲散的财富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财富的有效利用,是非常富有积极意义的。也正因为如此,出借资金的人,往往可以从借入资金的人创造出新的财富那里获得一份额外的汇报――利息或分红。这也正是金融存在和获利的合理性和本源所在(尽管世界各国和教义一开始都反对贷款收息的行为,认为只做贷款的人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却要参与财富的瓜分,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行为)。

为了方便资金借贷双方达成交易,并合理确定和保护双方的权利义务,金融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断演变和发展,今天已经变得非常多样和复杂,但从是否影响货币总量的角度,可以区分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

直接融资就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转让货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融资方式,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和保持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却不会因为货币融通或转让而增加货币总量。直接融资很有意义,但却往往因为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相互不了解,而使得融资很难成功。

间接融资则是在原来的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加入一个金融中介(如银行),拥有资金的人,将资金存放在中介机构,但仍按约定条件享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即并没有丧失这部分货币的所有权。而中介机构则按照约定条件将资金借贷给需要资金的人,借款人即取得了在借款期限内的货币购买力,这就相当于中介机构向借款人发放了货币(实质上是借款人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增加了货币购买力),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