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2016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与2017年展望

作者:赵海发布日期:2017-02-27

「赵海:2016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与2017年展望」正文

赵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研究室

过去的一年,我国农业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总体稳定,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迈出重要步伐,但多年粗放发展累积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很突出,一些问题还在加剧。2017年,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价格低迷,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动能日渐衰减;同时也应看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的边际效应日益显现,农村创新创业日新月异,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新动能正在培育和集聚,新旧动能在阵痛中逐步实现转换,农业将迎来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本报告回顾2016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展望2017年农业经济发展态势,并就农业政策领域和实践层面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以期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参考。

一、2016年农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3.0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20.1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2016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016年播种面积比2015年减少了472万亩,拉低粮食产量约35亿斤。另一方面,作物结构发生了变化。高产作物籽粒玉米面积减少了3000万亩左右,低产作物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了1200多万亩,拉低了粮食产量约70亿斤。

(二)主要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总体来看,2016年粮油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1.小麦价格。小麦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整体稳中上涨,“麦强面弱”问题延续。2016年12月底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550元/吨,比年初上涨约10%。从国内外价差看,3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岸完税总成本约为1684元/吨,广州港国产白麦价格为2680元/吨,价差996元/吨,相比年初还在持续加大。

2.稻谷价格。稻谷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全年价格呈现先抑后扬、总体略涨走势,“稻强米弱”格局仍然突出。截至12月底,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晚籼稻均价2736元/吨,比年初上涨约2%,二等粳稻均价3023元/吨,与年初基本持平。从国内外价差看,截至12月底,越南15%破碎率大米到岸完税价约2790元/吨,广东标一早籼米批发价为3950元/吨,价差1160元/吨,相比年初略有缩小。

3.玉米价格。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全年玉米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低的态势。截至12月底,全国玉米均价为1621元/吨,较年初下跌341元/吨,跌幅达17.4%,黑龙江、内蒙古部分低品质玉米产区跌幅接近30%。从国内外价差看,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完税价约为1685元/吨,广州港玉米主流成交价在1600元/吨,国内外价格倒挂局面得以扭转,国产玉米竞争力有所增强。

4.大豆价格。大豆继续实施目标价格政策,播种面积大幅回升,总产量有所增加,在国际大豆价格持续攀升的支撑下,国产大豆价格整体上略有上涨。12月底三等油用大豆收购价3660-3860元/吨,比年初上涨10-160元/吨。从国内外价差看,12月底美湾大豆天津港到港完税价约3800元/吨,天津国产二等食用大豆进厂价3950元/吨,国内价格高于进口到港价约150元/吨。

(三)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2016年,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以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新亮点,农村一二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截至2016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万亿元,同比增长5.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2:1;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网络零售呈爆发式发展,全年交易总额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一是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这一要求,国家取消了实行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逐步理顺了玉米价格机制,玉米加工业利润快速回升,国产玉米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多元化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彻底改变了完全由国家收储带来的价格倒挂、库存高企、财政负重、的局面,从长远看有利于玉米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阵痛”,如粮价下跌带来的农民收入问题,补贴政策的精准度问题,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问题等,需要在后续改革中不断完善。

二是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中办国办印发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见,强调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完善“三权分置”法律法规,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引导土地经营权流向种田能手和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16年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8亿亩,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超过4.6亿亩,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超过30%。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超过270万个。

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初步构建。为应对日渐严重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国家加大了治理力度,特别是出台实施《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着力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2016年,重点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控农业用水,减农药化肥,畜禽粪污、农膜和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处理)的目标,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继续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南方重金属污染、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实行耕地休养生息。可以说,2016年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力度最大的一年,成效也非常显著。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一些地方实现负增长,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616万亩,华北地下漏斗区水位持续下降的态势得以扭住,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同时应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我国农业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四是重要专项改革统筹推进。2016年,国家还相继推出了农垦、林业、水利、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等重要专项改革。可以说,自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改革以来,农业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农村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新阶段。

(五)农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下降

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2%,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5.6%。从城乡收入差距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73下降为2.7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然而,应清醒地看到,受农产品价格低迷以及工资收入增长放缓的影响,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逐渐减弱。2016年农民收入增幅仅为6.2%,已经连续4年下降,而且农民收入增幅比GDP增幅低0.5个百分点,是2004年以来首次低于GDP增幅,这表明农民增收形势还很严峻,农民收入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亟需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

二、2017年农业经济展望

(一)粮食总产量继续小幅下降

2017年,随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将深入实施,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综合治理和生态退耕力度加大,季节性休耕和完全休耕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且粮价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预计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减少800万亩左右,减少粮食产量约55亿斤。同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2017年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及西南石漠化地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