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包容性改革论探讨――中国中长期全方位改革的战略选择」正文
内容摘要:文章认为,“包容性改革”与“包容性增长”是内涵不同的两个命题。后者属于“经济增长”范畴,前者属于“制度创新”或“体制改革”范畴。包容性改革论包含三点要义:第一要义是包容性思想;第二要义是包容性体制;第三要义是包容性运作。而包容性思想、包容性体制、包容性运作组成的包容性改革理论体系和战略思想,可能是中国在目前情况下比较可行、且较富理性的选择。文章还提出了包容性改革论的总体框架及其核心观点,并讨论了包容性改革的实现方式――包容性运作问题。?
关键词:包容性;改革;增长;制度创新
中国正处在由“第二波历史大转型”向“第三波历史大转型”转换的历史时刻[1]。按照大历史观,与上述转换相适应,中国改革应该进入“五环改革”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制度全方位改革的新阶段[2]。新阶段应该有新的战略思维。本文就“包容性改革论”进行探讨。需要申明,“包容性改革”与“包容性增长”是内涵不同的两个命题。后者属于“经济增长”范畴,前者属于“制度创新”或“体制改革”范畴。提出包容性改革论,旨在为中国的中长期全方位改革提供一个战略选择。?
一、包容性改革论的提出:理论根源与现实考虑?
为什么要提出包容性改革战略?深层的考虑是什么?笔者是沿着两条线索来思考的:一是理论来源,一是现实考虑。?
(一)理论来源:“中”、“马”、“西”三方面的来源?
提出包容性改革,并非作者的主观臆想,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来源和现实考虑的。理论来源有三:“中”、“马”、“西”,分别指中国老子的“知常容,容乃公”哲学,马克思的“多元包容”思想,西方学者达伦・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和詹姆斯・鲁宾逊(JamesRobinson)的“包容性制度”概念。?
1、中国老子的理论?
世界哲学界有诸多探讨“包容性”的理论(如融贯性理论等),但对笔者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包容性”理论。?
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史上,中国的先哲率先发出了“人文主义”的先声。有史料为证,早在中国的商周时期,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就明确写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在这种极其深厚的“人文”氛围中,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大思想家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就提出了颇具“大智慧”的“包容”性理论:“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道德经》第十六章,2004)。?
这里,“王”是指“领导、统治”。怎样才能成为好的领导、才能统治得好呢?老子说,必须要“公”――办事公平、公正、公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公”呢?老子说,必须要胸怀宽广,“容”量宏大。怎样才能做到“容”量大呢?老子说,根本在知“常”。“常”是什么?“常”是常规、规律。?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告诉我们,掌握了客观规律的人,“容量”才能宏大;“容乃公”――胸怀宽广、容量大以后,才能够“公”,公平、公正、公道。?
根本在“知常”,关键在“容量”。不仅老庄哲学有此思想,而且孔孟哲学也有类似思想。中国先哲们提出的这一“大智慧”,启迪了中华民族一代代的后人,特别是执政者,采取包容性的治国安邦之策: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唐太宗李世民“爱之如一”的治国大策[3],都是包容性的生动实践,特别是被称为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更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座右铭题于自己的书室,在思想界传为佳话。?
进入21世纪后,世界重新发现中国“包容性”的思想价值。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后被多国高层引用。随之,“包容性增长”一词不胫而走,以此命名的作品甚为热烙,就经济增长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然而,在笔者看来,“包容性增长”与本文阐述的“包容性改革”,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命题:前者属于“经济增长”范畴,后者属于制度创新或体制改革范畴。将此“区隔”之后发现,“包容性改革”的声音相当微弱,相关文献也微乎其微。经多方检索,以《包容性改革论》命名的论著迄今尚未检索到。倘果真如此,不能不说,这是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缺憾。当代中国需要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探讨“包容性改革”问题。?
2、马克思的“多元包容”理论?
国外学术界关于包容性的哲学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哲学,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包容性哲学。马克思是主张包容的,特别是在精神领域,他认为“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是“精神”。既然“精神”如此丰富,他主张应该允许“千姿百态”,而不应该“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对那种“只准产生一种色彩”的排斥性思维和行为,马克思是厌恶的、反对的。
这在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新的书报检查令》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里让笔者摘引《评普鲁士最新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那段经典的段落:“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001)。?
这一精彩论断中所蕴含的“千姿百态”、“多元包容”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中的。这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重视。?
3、美国学者的理论?
国外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包容性制度”的著作已经出现。远的不说,就说最近,在国际上,一部探讨“包容性制度”的制度经济学著作受到广泛的关注:这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者达伦・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和詹姆斯・鲁宾逊(JamesRobinson)于2012年出版的《国家衰落之谜:权利、繁荣和贫困的根源》(WhyNationsFail:TheOriginsofPower,Prosperity,andPoverty)一书。
该书用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会呈现不同程度的繁荣。他们认为:造成这一切的,不是气候、地理或文化,而是制度。?
二位经济学家提出了“包容性经济制度”和“包容性政治制度”的概念:所谓“包容性经济制度”:(1)拥有产权保护、法治基础、市场环境以及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和监管形成对市场的支持;(2)新企业相对自由地进入;(3)尊重契约;(4)绝大多数公民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各种机会。所谓“包容性政治制度”:(1)允许广泛的参与(多元化)、对从政者形成约束和制衡;(2)具备法律和秩序(与多元化密切相关);(3)同时政府也保有一定的政治集中度,以便有效地施行法治。与“包容性经济制度”相对的是“汲取性经济制度”:法治缺失;产权保护不力;存在进入壁垒;规制环境阻碍市场作用发挥、带来不公平竞争等。与“包容性政治制度”相对的是“汲取性政治制度”:权力集中、缺少约束、制衡以及法律和秩序等(范世涛,2013)。?
《国家衰落之谜:权利、繁荣和贫困的根源》的作者在考察并分析数百年的历史资料后,提出了“两个凡是”的结论:凡是建立包容性制度(InclusiveInstitutions)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都实现了长期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提高;凡是采取汲取性(ExtractiveInstitutions)制度(有译为“榨取性”的,也可理解为“排斥性制度”――笔者注)的地方,要么长期陷入贫困落后状态,要么增长无法维持而出现大起大落(范世涛,2013)。?
虽然,达伦・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鲁宾逊直接讨论的是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至于对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因素考虑是否充足,是否带有某种绝对和简化的成分,不在本文研究范围),而不是中国体制改革问题,但,两位经济学家主张的“兼容并包”体制优于“排他性”体制的观点,对笔者研究中国中长期全方位改革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它构成笔者包容性改革论的第三个理论来源。?
(二)现实考虑:中国(大陆)改革、两岸整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笔者的现实考虑,主要是三个方面:中国(大陆)改革的现实;两岸关系的现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
1、中国(大陆)改革的现实?
经过35年的改革,中国(这里指大陆部分)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也积累了相当深刻的社会矛盾,改革取得的成果固然可以承继下来,但积累的社会矛盾,则不允许再“传”下去。目前正处在向既定目标艰难“爬坡”的阶段。?
现在客观的现实格局是,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新阶段,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以至于思想倾向的多元化,不管承认不承认,已成为不争的事实[4]。中国新阶段的改革,是在这种基础上起步的。
新阶段改革的新形势,引发了笔者对改革战略的新思考,主要有三:其一,在改革的理念上,考虑到中国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多元与共”的格局,如何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多元交融的时代高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包容各种改革的力量,形成宏大的改革大军;而不是唯我独尊,把本可以“包容”、本可以“整合”、本可以至少“结盟”的力量,摈之于改革大军之外??
其二,在改革的体制目标上,着眼于金融危机后,当今世界呈现的市场经济、公平正义和包容互鉴三道“天光”,如何立足于中国大地的“地气”,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领域,探索建立具有“最大公约数容量”的包容性体制;而不是“胸襟狭窄”,把本可以“包容”、或者“兼容”、甚至本可以“融合”的体制因素,排斥于体制创新之外,去建立那种单向度的“排斥性”体制??
其三,在改革的运作方略上,考虑到未来中国改革将面临“两端都是悬崖”的风险格局,如何以极大的智慧,超越惯性,采取均衡(或者说平衡)的改革方略,“在两个鸡蛋上跳舞”,以尽可能小的社会稳定成本,取得具有实质性的改革成果;而不是剑走偏锋,以至酿成社会震荡或者出现乱局??
2、两岸关系的现实?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着眼,寻求最大政治公约数,除了大陆自身的改革以外,还有一个“两岸”问题。这是作为转型国家的中国特有的情况。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都不可能是分离的。一个没有完全统一的民族,不可能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伟大复兴。?
两岸关系又是极其复杂的,也是很独特的:这种关系在本质上不同于南北朝鲜、南北越、东西德等分裂国家关系,也不同于俄罗斯-车臣、英国-北爱尔兰等分离地区问题,甚至也不完全等同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这是由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遗存、现实纠结和外部搅扰的混合物。?
从现实考虑,如何使两岸关系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逐步沟通、交流和包容,以实现和平发展、两岸双赢,最终实现民族统一?也是每一个身在大陆的改革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3、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
当今世界格局是一个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新格局。尽管个别大国还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并提出所谓的“再平衡”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