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遵循“司法公正”的?」正文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很严格的司法律法,那么,在这些司法律法面前,古人如何遵循"司法公正"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人民的司法公正。
古人如何遵循司法公正:讲"致中和"中国古代文献用"中",也就是"不偏不倚"来比喻司法公正。孔子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百姓手足无措,必然招致社会的动荡。司法之所以"不中",孔子认为是由于礼乐不兴的缘故。相反,礼乐兴则刑罚中,这就要求司法者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刑罚得中之后会带来社会的和谐,即所谓"中和",古书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后世关于"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明刑弼教的种种议论,都是兴礼乐、致中和的进一步衍发。
中国古代出现过若干个盛世,比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盛世的出现,有经济、政治、文化的种种原因,但司法公正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汉文帝时出行经渭桥,有人从桥下出,惊乘舆马,廷尉张释之判罚金四两,文帝以为判刑过轻。张释之于是劝告文帝:"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天子和百姓都要守法,现在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您判得比这重,那不是让法律失信于民吗?见文帝有所思,张释之进一步说:更何况,如果您下令杀他也罢了,现在既然交给了廷尉我,那么廷尉本来就是一座"天平",如果这座天平倾斜了,天下还怎么施行法律呢?老百姓岂不是要手足无措了吗?文帝终于表示"廷尉当是也"。
公正如佛
唐贞观初年,所选官多有伪造资历者,太宗曾颁发敕令,限期自首,否则处死。不久,温州司户参军柳雄诈冒资荫事发,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判他流放。君臣二人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邪。’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是法律条文的尊严重要,还是皇帝的喜怒重要?最后,还是太宗折服,并表示:"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这两个故事,既说明司法官不畏权势,坚持依法断罪,最终取得了公正的判决;也表现了皇帝对于司法官和法律的尊重,其结果带来了汉、唐初期人人遵法的法治局面,这是政治大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