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为何这么“热”?」正文
国学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特别好,您瞧上半年兴起的国学私塾教育、地方祭孔大典、儿童读经运动、高校新增国学课程等,这些热点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国学为何这么"热"?
国学热源自对文化的反省和自救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冷战体制逐渐改为和平竞争,商战和文化战才是重点。国力之表现,经济之外就是文化,两者 还常混合起来,越强的国家,文化产业越厉害。所以文化不是软实力,而是硬道理。
过去,孔子曾说过:"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现在我们凭什么让别人来钦 服我们、愿与我们为伍呢?因此,国人对文化的反省和自救路程就此打开。
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主要是努力向西方学习。但结果如何?失其故我,以致文化断层现象越来越严重。故最近二十年,社会上逐渐兴起的国学热,可以说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反省与文化自救。
国学人物孔子
新的国学热,是由下而上的例如对现代学自西方的教育体制产生了疑惑,开始想改弦更张,回归传统,于是有了儿童读经运动、各种私塾之崛起;渐渐再由传统蒙学教育之摸索恢复,走向对书院传统的恢复与继承,出现遍地办书院之现象。又如新文化运动以来,都是批判封建礼教的,把礼当做吃人、束缚人的枷锁。但这些年大家开始感觉一个社会要走向文明,人与人之间仍是要讲礼的;中国过去被 称为礼仪之邦,而作为现代人不讲礼、不懂礼,实在可羞可耻。
而传统礼乐,敬事天地、报享祖先、礼拜先贤先烈、尊奉师长父母,都仍有其道理,对现代社会尤其 需要。
因此近年我们才会看到各处祭孔、祭黄帝、祭伏羲、祭祖,恢复制礼作乐、衣冠揖让,而且希望把现代都市生活也逐渐礼乐化的行动。又比如宗教,过去主张无神论,痛批宗教迷信;现在则发现人仍需要信仰、需要有所敬畏。儒佛道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一部分。
国学禅意
但这些传统文化典籍,我们早已陌生 了,这也是今人在文化需求上亟待补充的。这些年南怀瑾、于丹等人讲经典之书如此畅销,不论如何评价,都应注意到这是一种文化需求上对于匮乏之自我拯救。这种社会性的文化自救,渐渐也获得了政府之支持与回应。国家建立了国学中心,教育部在推传统文化进校园,各大学在办国学院、设国学专业,各城市文明办在编礼仪教材或推展家风家训,形式多姿多彩。企业也颇多参与乡村儒学、古村重建等活动。至此,也就打开了全民国学热的局面,这就是国学热的原因。